首页 > AG新闻中心 > 酒店行业动态

凯发k8官网|“四个最”提升坪山教育新高度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2:00    次浏览

学校体育运动氛围热烈,孩子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高涨。 坪山第二小学的孩子们正在踢足球,孩子们配合密切,动作娴熟。深圳晚报记者佟艳婷通讯员黄文伟文/图坪山新区的教育事业要在“四优”发展基础上,努力做到“四个最”:力争坪山教育生均经费全市最高;力争坪山教师队伍政策最优惠;力争坪山教育科研活动成全市最活跃之一;力争坪山教育体制改革力度成全市最大之一。——坪山新区党工委书记杨绪松马峦山下,春意盎然;坪山河畔,万紫千红。而坪山新区的教育事业,也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。今年春季开学第一天,热心教育事业的坪山新区党工委书记杨绪松,在这天召开了一次重要的教育工作会议上,传达出坪山新区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讯息:在“四优”基础上,努力做到“四个最”。“四个最”的提出,是坪山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新方向和目标,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,新区党工委、管委会对教育发展所做出的庄严承诺,极大地鼓舞了全区的教育工作者。在过去几年,坪山新区把教育当做最大的民生来发展,教育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;而如今,在“四个最”的指引下,坪山教育再次迎来跨越发展的春天。发展教育事业提出“四个最”,坪山新区绝不是偶然思之,而是基于最近几年坪山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特点所做的新提升。坪山新区辖区各个学校也在用自己的实践,证明着“四个最”在教育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。1学生 少年“中国梦”在绿茵场上肆意驰骋下午五点的坪山第二小学,夕阳的余晖给墨绿色的草坪披上一层暖色外衣。不远处,高年级女足与低年级男足正踢得火热,交叉换位、长传突破、补位、防守……孩子们配合密切,动作娴熟。指导老师自豪地说,别小瞧了这群孩子,他们拿过国家级大赛冠军奖杯。每年学校都会往市、省队输送足球“苗子”。为更好地推广普及足球运动,该校将足球教学纳入课堂教学计划,每周增设一节足球教学课,由足球教练按照各年级年龄、生理特点,有计划、有步骤地进行教学,全校学生参加足球活动率达75%。如今,学校拥有标准7人制足球场2块,5人制足球场4块、羽毛球场2块、体操活动区1块、健身器械一批及多功能室内比赛训练馆1个。篮球、网球、航模、射箭、田径等校队如雨后春笋般萌芽,一个个小小的身影活跃在课堂内外,不仅成为坪山新区校园体育的一道亮丽风景,而且逐渐成为深圳体育的一张名片。而这离不开学校领导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。近3年,学校提供足球队训练、比赛资金不低于10万元,包括平时训练补助、赛前集训补助、训练比赛装备、参赛经费等。学校从每年的专项经费中专项购置足球队专用器材设施。球队参加比赛获奖,还可以申请坪山新区基础教育奖学金,而这项奖励是全市首创,每年约拿出400万经费用于奖励、支持基础教育发展。 据统计,2014年坪山新区财政性教育经费7.52亿元,占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.77%,较2013年增长62%,其中公共财政投入(含教育费附加)7.3亿元,较2013年增长59%;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,从2013年的20.23%增长到2014年的25.63%。坪山新区还试行“大生均”,公办学校中除人员经费和基建投资等开支外,将维持学校正常运转所需要的业务费、公务费、设备购置费等教学费用“一揽子”由财政负担,使坪山新区成为全市“大生均”投入最高城区。2教师 在坪山能力有多大,舞台就有多大教师,是教育发展的灵魂。近年来,坪山新区开设绿色通道,并在保障房、名师评选和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,以吸引优秀教师。仅去年,坪山新区教育系统就引进、选聘86名教育教学能手,其中包括11名副高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。夏丽娟便是这其中的一员。在万事皆休的中年选择南下,对于可以准备退休的夏丽娟来说,是一个大胆而成熟的决定。她说,因为在这方教育的热土上,永远不缺少干事创业的激情,“坪山是一个能力有多大,舞台就有多大的地方”。夏丽娟是湖北省特级教师,从教27年,2014年年初通过绿色通道来到坪山新区,如今在坪山实验学校任小学数学组组长,带领团队研究课堂,进行业务指导,带领年轻教师成长。一年多来,她在校长的带领下,围绕学校申报的市级重点课题《九年一贯制课程整体构建》,与课题组核心成员北上东北师大附小、北京育英学校、清华附小等学校学习课改经验。参加《小组自主合作》论坛,获得与会嘉宾的认可。同样来自坪山实验学校的戴月老师告诉记者,学校通过课题引领和教学模式改革,构建教师“学习共同体”,以传帮带的形式,组成“名师工作室”。工作室充分发挥中层干部、业务骨干引领作用,保证课题质量,课题主持人带领年轻教师攻坚克难,成为课题研究的主力军,“老中青三代教师,构建人才梯队”。而坑梓中心小学坚持“转变教与学方式,构建自为课堂”教学理念,积极探索、实践“自为”课堂教学改革,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,积极开展教研活动,认真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,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。3教研 高品质课题,带领新区教育向内涵式发展科研,是教育进步的阶梯。最近一年,坪山新区的教育科研活动十分活跃,新区教育科研管理中心多次主办各种论坛、沙龙和研讨,同时通过撰写大批高质量的论文和调研报告,为新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持。近几年来,新区共实现了省级以上立项课题14项,市级16项,区级90多项,结题共40多项。坪山高级中学在《普通高中基于生命哲学的阳光教育理论与实践》主导性课题下,以“生本课堂”统领学校科研工作,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活动,以“生本·师本·校本”三原色为坪山高级中学的转型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初二(13)班以“Sweet Home”命名,旨在营造“甜美之家”;初一(12)班给自己的班级取名“圆梦12班”,意在呼唤同学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,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;初一(5)班是“飞翼班”谐音“非一般”,意在“展翅高飞,直冲云霄”……坪山中学创新地开展“以班为主创特色”的德育教育模式,通过富有成效的班级德育管理,建设有特色的班级,创建幸福班级文化,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,得到家长、社会好评。4改革 社会资本参与办学,激发教育活力坪山新区成立五年多来,“四优工程”和“六大行动计划”工作成效显著,教育一体化、现代化和国际化迈出坚实步伐。其中,作为坪山新区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面旗帜,坪山同心外国语学校可谓教育改革的开山之作、创新之举。该校首创“政府投入,公立委托管理,公益基金参与”的办学模式,学校享受充分的办学自主权,按普通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保障基本运行经费。教育公益基金会作为该学校的承办方,实行公立委托管理模式独立行使学校的管理职能。学校建立法人治理结构,校长去行政化管理,引入教育基金会作为承办方,通过基金理事会和学校董事实现民主管理和监督制度。深化教改,探索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。特色课程引领,小班化教学特色,突出外语特色的多元化教学,探索发展国际化精品课程。与此同时,围绕着教育发展的各项改革也竞相发力。今后,坪山新区将取消入园、入学、转学类纸质计划生育证明,转而依托广东省全员人口系统数据库比对审核资格,这一举措将惠及万千家庭,家长们再也不用为一纸计生证明来回奔波。科技创新、助力民生,也是今后坪山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方向。目前坪山新区正借助信息化技术打造“智慧坪山”,智慧教育等一批民生项目将在全区铺开,校际、医院之间优质资源共享,将有效缓解“择校热”问题。